什么是“慎独”呢?
先来看一个小故事。据宋人著作《竹坡诗话》记载:
有位博州太守,晚上点燃公家的蜡烛处理京城传来的公务文书。没想到的是,在京城传来的文件里有一封家信。他当即灭掉公家蜡烛,点起自家蜡烛。读完家书后,灭掉自家蜡烛,点燃公家蜡烛。
家里人不理解,问:“反正又没人看见,您何必如此呢?”
太守说:“公烛之下,不展家书。”
这位太守的故事流传800多年,被后人誉为“君子慎独”的生动写照。之所以流传这么久,被人们津津乐道,其实是太守身上呈现出的高尚情操让人赞叹。
按人之常情来说,太守熬夜处理政务,即使在官烛下顺便看封家信,无可厚非。家信能有多长?又能消耗多少官烛呢?太守如若不声张,谁又知道他看的是家信还是公文呢?而太守却“多此一举”,主动灭官烛点私烛以读家书,只求问心无愧。
君子不欺暗室。即使独处,君子也同样严于律己,从不昧着良心做事。这就是“慎独”。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,方显真品质。